经验谈 | 25Fall国美学长丝滑拿下皇艺、伦艺CSM等视传offer,从日常观察出发不断深入!拥抱不确定性!

学生案例 / 视觉传达 / 2025-04-03 17:58:47

fce286eed13371e20116e505f3cb4623_640_wx_fmt=gif&wxfrom=5&wx_lazy=1&tp=webp.gif

LAC 国际艺术中心 25Fall Offer 季来临!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LAC学员Dong同学,他的作品集侧重于通过设计探索日常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互动,试图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微妙现象,探索人与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凭借这一系列出色的作品,Dong同学目前已经成功斩获了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等4枚视传&平面方向offer


图片


Dong

中国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申请类型本科申研

申请方向:视传平面


所获 Offer(截至目前):

皇家艺术学院 - Visual CommunicationMA

伦敦艺术大学CSM - Communicating ComplexityMA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 Graphic Design(MA)

金斯顿大学 - Graphic Design(MA)



OFFER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放包容的创作环境

实力强劲 资源丰富

[关于选择]



Q: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

我比较向往伦敦,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也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我觉得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我可以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进行更多的艺术创作与尝试,我可以玩在其中。我还可以去现场观看英超比赛。


图片

▲参加颁奖礼的Dong


Q:最终去向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它?

目前比较倾向于皇艺,RCA 毕竟是世界第一,首先,RCA的VC专业整体氛围比较开放鼓励跨学科探索重视个人研究,不像传统平面设计那样专注于某个固定领域,而是更倾向于结合社会、文化、科技等不同方向去做实验性的创作。相比于更商业化或更偏应用导向的课程,我更喜欢这种自由度高、可以大胆尝试的环境。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RCA的业界资源真的很强,展览、合作、讲座、行业交流特别多,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领域的人。我希望自己未来的创作可以更有社会价值,而在这样的环境里,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的视角,也能更好地推动自己成长。




图片
作品集介绍

[项目介绍]



Q:作品集的风格和概念是?

我的作品集整体侧重于通过设计探索日常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互动,试图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微妙现象,探索人与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无论是社会距离、权力动态,还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我的四个项目都以不同的切入点来研究隐藏在日常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揭示被忽视的现象。我追求设计形式的直观性和亲和力,同时注重引发情感共鸣,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达,在观众和复杂的观念之间架起桥梁。

每个项目不仅是对视觉表达的探索,也是我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引发观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隐藏在平凡中的意义和价值。

图片▲作品集项目展陈


Q: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其中的项目?

我想介绍我的第一个项目《梯的不等式》。它探讨了楼梯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身份。通过梳理楼梯的历史轨迹,我总结了它在不同时期的隐喻与象征:从象征宗教权力的金字塔阶梯,到地铁站中通行的楼梯。楼梯的意义随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展现了其承载的历史重量与文化价值。


图片


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半年的观察和记录,研究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使用楼梯的行为。我认为这种参与性观察在我的项目中非常重要,能为接下来的设计提供真实的素材。我发现,在现代社会楼梯的功能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通行工具——它可以是临时的落脚点,也可以是天然的健身房。这些新的使用方式成为了我项目的核心切入点,为楼梯的日常身份赋予了新的叙事价值。我希望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重新塑造人们对楼梯的印象,打破固有认知,让楼梯成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存在。


图片

图片▲作品集项目一


项目的最终呈现形式包括装置、视频和书籍设计。视频作为装置的进一步演绎,通过不同视角提取楼梯的一阶或是几阶来呈现它新的使用方式,并结合逐帧动画让故事更加丰富,也用手绘放松的笔触打破了楼梯原本的严肃与工业感。


图片

▲项目一最终呈现


很多我们身边日常熟悉的物品都有许多历史隐喻和价值值得被挖掘与讨论,我们可以为它们注入更多跨越时间和文化的深度以及更多的叙事价值,而不只是冷冰冰的物品。人们对于物品的赋值是否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这种赋值的意义又是否也是一种控制和权利的象征?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进一步探索这些熟悉却常被忽视的日常物品和现象,发掘它们背后的故事,并以有趣且富有幽默感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图片

打破固有思维 

拥抱不确定性

[准备相关]



Q:作品集与学校作业如何分配时间?

我选择了gap一年来准备作品集,一是因为我对毕业设计非常重视,毕业设计做好了同样可以用于作品集。二是gap的话时间安排相对灵活,不需要在学业和申请之间来回切换。相比在学期间需要在课业和作品集之间切换,gap year 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研究、反复推敲、持续优化,可以更从容地完成作品集准备,也能更专注地打磨个人研究方向。这段时间让我不仅完成了作品集,也更清晰地理解了自己想在设计中探索的议题,对即将进入的学习阶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图片


Q:准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的?

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创作思维方式。以前在做项目时,我习惯先确定想表达的主题,再去研究和深入,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样的方式有时会限制思考的广度,导致作品的可能性变少。


后来,我尝试改变思路,先进行大量研究,再逐步推进方向。这意味着一开始并不急于得出结论,而是通过阅读、实验、观察和收集数据,让主题自然浮现。这种方式让我在项目过程中有了更多意外的发现,也避免了创作陷入自我设限。虽然这种方法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适应更开放的思考方式,但最终让我体会到了更有机、更深入的创作过程。我希望未来也能继续这样去探索,在不预设结论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找到更加独特和有意义的表达方式,让作品的结果更加多元、有深度,甚至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图片


Q:准备留学的这段时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后期拍摄时满大街奔跑寻找最佳场景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那段时间,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画面,几乎把整个城市都走遍了,不断尝试不同的角度、光线和环境。有时候明明以为找到了理想的场景,但拍出来的效果却不如预期,只能继续调整、寻找新的可能性。这次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创作过程中“意外性”的魅力,也让我意识到,很多好的画面并不是完全按照计划来的,而是在一次次尝试和观察中慢慢浮现的。虽然过程有点折腾,但当最终画面呈现出来时,那种成就感还是很值得的。这段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创作中保持开放心态、拥抱不确定性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实验”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图片

开放教学 强调深度

非常细致专业

[关于LAC]



Q:选择 LAC 的理由?是否有过多家对比?

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我对比了多家机构,最终选择了 LA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教学方式更契合我的需求。LAC 不仅注重作品集的完成度更强调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项目研究的深度,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相较于一些更偏技术性或模板化的机构,LAC 的教学方式更开放,鼓励从研究出发,而不是一开始就限定一个固定的主题。这一点正好帮助我打破了以往“先定结论再做项目”的习惯,让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有更大的探索空间。此外,导师的反馈也非常细致,能针对个人的兴趣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而不是套用固定模式。


整体来说,LAC 的教学方式更接近国外院校的创作逻辑,不仅是为了完成一份合格的作品集,而是帮助我更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这也是我最终选择 LAC 的原因。


图片
图片

▲生活日常



Q:对于带课老师、申请老师、教务老师的评价?

在 LAC 的学习过程中,带课老师、申请老师和教务老师都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我的带课老师很有耐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讨论和引导,让我自己找到突破点。他们鼓励我深入研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视觉表达,这让我在创作过程中有了更开放的思维方式。申请老师和教务老师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建议,每个环节都会提前提醒,确保所有的申请流程都顺利进行。如果遇到问题,也能迅速回复并提供帮助,让整个准备过程更加顺畅


整体来说,LAC 的团队非常专业且细致,不仅是帮助完成作品集,更是全方位地提升了我的思考方式和申请竞争力,让我在准备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Q:作为“过来人”对学弟学妹有何建议?

尽早开始准备,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和优化作品集。不要一开始就限定主题,先通过大量研究让结论自然浮现,实验和创作的过程比最终结果更为重要。同时要保持开放心态,接受导师和他人的反馈,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作品,让作品有一个严谨的逻辑。

图片
图片

▲Dong



图文来源 / Dong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


更多留学资讯请锁定——

图片

26、27 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图片
wechat:客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