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No.253 | 目标明确!酷爱建筑与AI交叉领域的建筑学长拿下UCL/NUS ISD等offer:努力和回报成正比!
申请时间线:
OFFER展示
努力和回报是成正比
选择出国留学而非在国内读硕士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外的建筑技术和知识更加前沿,有建筑计算等更加新兴的学科,能够让我打开眼界,学习到在国内学习不到的新知识。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建筑界的鼻祖和奠基人都曾经在国外求学,其中就包括我的偶像梁思成先生。我也渴望像他们一样从国外学习到先进的建筑知识,从而对国家甚至世界做出有益的贡献。
当然,选择留学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我对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思维很好奇,希望通过出国学习的机会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从而让我对于世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这一片土地,而是拥有国际化视野。选择留学的另一个原因是留学申请是一个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这是很难得的。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努力不一定就会有回报。例如如果我不选择出国,我就需要通过考研来深化我的学业,但是考研只能报考一所学校,考上的几率不是很高,有可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结果竹篮打水。但是出国不同,只要认真制作作品集,努力考出语言成绩,就一定会有学校愿意录取你,这是努力和回报成正比的。
这个申请季我最喜欢的项目是UCL的architectural computation以及卡梅的computational design。这次由于准备的不够充足加上竞争相当激烈的原因卡梅的项目被拒了哈哈,不过好在UCL 的AC录取啦。我希望到这两个项目深造研究生学位的最重要原因是对于建筑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甚至可以说这是我的梦想和理想。这两个项目能够提供给我很好的平台来提高我的计算机能力和素质,让我对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有更深的更踏实的认知,从而为我之后可能的博士生涯做铺垫和准备。
虽然五年的学习让我改变了很多过去对于美感的执念,但如果说设计到最后最能震慑人心的还是那一瞬间的空间触动和感动吧。尽管如此,我发现大师的作品通常都殊途同归,通过各种的风格和形式最终都能指向对于使用者的功能性引导甚至理念的重塑。
关于未来,我的目标和规划是争取进入建筑产业AI应用相关企业,继续在建筑与AI的交叉领域进行探索和应用。例如,可以训练人工智能来理解图纸背后的矢量逻辑,并生成与建筑师思维一致的各种解决方案。此外,早期设计问题可以使用评估函数和多目标优化算法来解决。经过训练的模型还可以通过反馈数据学习人类的审美偏好,帮助设计师进行更有效的评估等等。
提前做好规划
[准备相关]
因为我最想申请的方向是参数化以及建筑计算的方向,所以我的作品集的风格偏向于三维流线型的设计,并且尽可能的渗透了grasshopper的技术。当然,我在学校的设计大多也是曲面的,所以我个人的喜好会更加偏向于流线型的设计。
▲Robin的作品
关于时间上的分配,我作品集四个项目有三个是在假期完成的,因为平时学校的学习确实比较繁忙。所以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作品集的制作,不要太拖哈哈。如果一定要平衡学校作业并且并行作品集的话,就需要减少一点打游戏的时间和娱乐的时间,并且做一个小计划啥的。
我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在作品集的前期对于作品集的理解有限,中途没有很好的和老师进行沟通,导致进度有点受阻。但后来调整好了心态,积极与老师交流和配合,并且做到后期越来越顺了。第二个困难是托福要考上100分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容易哈哈,因为我不是学霸。当时一边进行大四的紧张学习,一边刷托福,真的是个很累的时期。所以只能坚持再坚持。
印象最深的是小刘老师和李老师对我投递申请以及文书写作的指导和帮助,真的超级给力。我们配合得非常好,十分顺利,效率很高。
作为过来人的小Tips!!
我的建议是把事情提前规划好,尽量往前赶,不要一直托到deadline。虽然这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但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不仅仅申请会比较顺利,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受益。
[项目介绍]
我最喜欢的项目是为盲人设计一个冰岛游客中心。在和老师的讨论和学习中,我确立了这个设计中的核心点,也就是设计一个完整的触觉导盲盲道系统。这个导盲系统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可以用手触摸感知的引导墙,一个是位于地面上的盲道。
引导墙的形态来源于冰岛绵延的山脉形态,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设计了1.2米,1.5米,1.8米和2.2米四个高度标准,曲线形态的引导墙的高度每次发生变化都意味着建筑的空间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醒盲人注意行进。
在每个需要转弯的地方我都同时设计了引导墙和地面盲道,在这些地方的引导墙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地面的盲道的图案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盲人进行双重提醒。在两个关键的节点空间,我设计了两个中庭,从而使得风环境在这两处发生变化,从而从触觉上提醒盲人节点空间到了。
根据盲人习惯直线行进的特点,我从一开始就为建筑设计了中轴线,各种空间都是分布在轴线两旁的。根据盲人触觉和听觉比较敏锐的特点,我除了前面讲到的触觉设计,还进行了听觉设计。建筑的主要空间都是由椭球体布尔运算挖出的,因此球面的空间可以对声音进行反射和聚焦,不同体积的空间还会产生不同效果的混响,从而便于盲人区分空间。建筑的形态灵感取自基地冰岛当地的自然特征,我通过手绘提取了当地冰冻和火山熔岩洞的形态特点并运用到我的建筑中。
[关于LAC]
▲夜跑
▲运动日常
其他的爱好比如看动漫(四月超爱,鬼灭超爱),看电影(诺兰超爱呜呜,唐探系列超爱),刷剧(超爱庆余年,琅琊榜,追风者等),打游戏(王者又菜又爱玩),旅行,等等,先想到这么多,哦对了,我是超级大吃货呜呜。最后,欢迎小伙伴们找我一起互相交流,相互学习!
▲一些旅行碎片和吃货日常
LAC空间学部 25、26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