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NO.120 | 全美第一offer收入囊中!康奈尔与UCL建筑本科双丰收,武汉英中学妹从建筑启蒙到不停向前!

学生案例 / 建筑设计 / 2023-04-10 17:48:34

图片

Hanrui

武汉英中高级中学

A - Level:AAA* 

TOFEL:104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Cornell - BA Architecture

UCL - MEng Architecture(本硕连读3+1)

Edinburgh - BA Architecture

Pratt - BA Architecture

Manchester - BA Architecture


部分OFFER展示
(截至发稿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启蒙


我的建筑设计启蒙,来源于一次北京的旅行


相比起那些令人让人感叹的摩天大楼和现代建筑,在儿时的一次北京旅行钟,我被老民居中拥挤肮脏的“The Unauthorized Space”深深吸引了,“The Unauthorized Space ”,即未经批准使用的区域,在北京的老街区中,几乎每个民居的庭院都有临时的天棚或棚子,并且是由居民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用于储存或使用 。虽然这些棚子有的破旧不堪,但对于我来说,这些区域是居民根据自己的需求改造的,是几代居民的积累,不仅仅是一个The Unauthorized Space,更是一种老街区文化的缩影。


图片

▲ Hanrui绘画作品




图片

不停向前

 

后来我参加了AA Summer SchoolMIT Master Class,这两次课程中,我都进一步深化了我的对于The Unauthorized Space的设计,我自己设计了这些空间的宣传册,介绍中国建筑的魅力,我希望自己能够借助一些软件等工作,使中国传统的空间制造方法更加合理化。这个项目让我有机会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我意识到,The Unauthorized Space一旦建成,不仅成为了当地的城市肌理,也成为了城市历史,成为个体与特定文化环境之间产生中介的可见场所


图片

▲ Hanrui参加AA summer school的设计项目


这些经历让我走上了建筑师的道路,以空间实践为工具,发现潜在的空间特征,组织城市历史的话语框架。我希望在本科的学习中,能够深入这个细分领域,走向有创意、有成果、有创新、有责任感的学习


图片




图片
老师对学生的评语

图片

▲ Hanrui的辅导导师


我见到Hanrui之前,她已经在其他机构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参加了一个海外教授项目,但是因为感觉一直没有入门,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她跟她妈妈又重新找老师,看能否找到教学风格比较匹配的。刚接触Hanrui会觉得她是个比较安静的小孩,比较内向和不善言辞,第一次聊天都是我全程在讲。但是我们正式上课之后,她会在跟老师建立信任之后,开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设计的理解。虽然话还是不多,但是她动手能力很强,有极强的耐心和意志力,第一个项目在前期实验过程中,推翻了很多次我们的构想,都因为成品效果不理想。如果是一般的高中生早就觉得厌倦放弃了,但是她还在坚持。


后面参加AA summer school的设计项目也是一样,项目组员基本都比她大好多,项目本身对一个高中生来说,理解设计思路就已经很难了,这需要补充大量阅读材料和进行调研和思考,最后我们还尝试了接触grasshopper去实现她的生态设计理念,这种参数化技术对于大学生来说都不是能轻易上手的,但是她成功在一周的时间里面掌握了并用3D打印去实现,这种对新创意新技术的高接受度也是非常值得赞叹的


图片

▲ Hanrui加AA summer school的设计项



图片

教学计划安排

        图片

▲ Hanrui的教学安排

         

第一个项目属于兴趣启发型的设计适合高中生在对建筑城市议题没有概念的时候进行联想和理解训练。Hanrui本身是个小说爱好者,特别是对科幻这类对想象力要求很高的作品,她跟我聊了一个非常喜欢的小说,里面的世界是由孢子生物组成的。从这一点出发,我引导她开始为这个世界构想更宏大的宇宙观和社会体系,以此对建筑学的基本构建体系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图片


我们利用孢子生物的形态和消解再生的生态体系来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星系,星球全部都是中空的,并且覆盖了孢子的基质,我们将从星球内部生长出来的孢子的个体作为建筑本身,生物纤维形成外表皮,冠状结构形成平台构架,孢子群作为城市的社群几何体。孢子本身的分解可以将基建的物质回归到星球的基底层,然后再生,形成0建筑废料的生态循环这一理想态,这几乎是为未来的绿色+生态建筑提供了一个完全碳中和的构想。最后我们用雕塑的手法将这个星群进行了实体模型的制作,运用气球作为骨架覆盖轻质黏土,再用水粉和沙混合制作孢子星球的表面质感


图片


第三个项目是参加了LAC 陈潘老师的竞赛课题,关于可穿戴式环境交互装置。其实这个设计的本质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设计一个穿戴式的装置给人类去感知环境


图片


将设计主题分解之后,我们想到了著名的漫改电影《攻壳机动队》,里面讨论了人类和义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赛博文化典型的代表作。当时正好是疫情加上空气污染的时期,口罩和防护服仿佛成了我们的第二皮肤。在这种背景之下,我跟学生一起设想,未来当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第二层皮肤也就是我们的义体来和环境互动,我们绘制了漫画的原画,并设计了义体的构架,在陈潘老师的帮助下编写了程序,利用交互的感知器感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程序的运算下,给第二层皮肤变换不同的颜色,将五感当中的触觉替换成了视觉,如果人类不致力于和环境和谐共存,那么我们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是要剥夺五感的维度来达到生存的目的,这也是引起我们思考的最深处的原因。


图片

图片



图文来源:Hanrui,Lu Zhang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