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 建筑学
GPA:3.51/5
自我评价:还不太想转行的的建筑生
获奖经历:
长安大学二等奖学金三次
2019年谷雨杯三等奖
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竞赛2等奖
2021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全能十项竞赛 (Solar Decathlon China 2021)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CL - UD
都灵理工 -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City
Manchester - MA
Sheffield - MA
申请时间线:
以前一直默认是走考研路线的,但是一直不喜欢快题的创作方式,还有花很多时间背考研之类的题目。另外大三暑假去日本参观了很多经典建筑(光之教堂,中银舱体大楼等),从这开始埋下了出国学习的种子。之后看到同校的学姐去了UCL读研,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其次也确实想从新的视角去看建筑,学习他们的方法论。 ▲ WJ的摄影作品 最终去了都灵理工,一开始米理BEI AUD 都被拒了,所以趁着都理第二轮去申请了。个人是体验型,一是希望两年多时间可以去把意大利,欧洲游览差不多,二是UCL下来太晚,那时候意大利已经预注册准备一些了,外加成本较高,最终还是没去英国。就现在自己已经到达都灵而言,学校的整体氛围确实会感染到我,也不那么在乎排名之类的事了。 ▲ 都灵理工 个人喜欢真实的切实的设计,希望建筑从技术到美学,都可以真正服务于大众。喜欢很多建筑师的作品,国外的有Renzo Piano,喜欢他所有建筑共通的高技派风格,干净利落可持续,但又没有一定要去刻意形成个人特点去模式化造型,我很喜欢这一点,所有的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国内也很喜欢直向事务所董功老师的建筑,还有XING DESIGN事务所的设计,非常有趣。 ▲ XING DESIGN - The Wall Maze of Vi Park 未来再决定,事务所,老师之类的吧,或者其他相关工作。总之根据周围已工作同学的反馈,个人是不想去设计院的(狗头保命)。 其实我的作品风格没有刻意去迎合一些学校,还是看自己的兴趣了。觉得申请和学校是否录取,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 WJ的摄影作品 关于时间调和,我不是时间管理大师,我认为一直不停的做就好了,不过作品集到最后还是有点来不及,就改了一个学校的作业(任务书无聊导致有点减分)。个人建议还是提早准备,规划每个作品完成的时间,保证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力,等申请结束再出去玩也不迟。 最大的困难就是一开始做作品集的时候,因为我那时在学校做设计的惯用思路和指导老师的思路不同,转变的过程需要很久也导致第一个作品花了很长时间。整个过程中我会选择一开始先不要做设计,花了好多天先去网上大量的研读别人的作品集思路,然后看一些图的表达,最后去慢慢适应。最后冲刺阶段每天都很规律平淡,但真的喜欢每画完一页图的满足感。 ▲ WJ的摄影作品 最喜欢的项目其实是我个人部分的毕业设计,选址在苏州葑门老横街内部,创造了一个可以进行当地产业活动和游客游览于一体的河岸场所。 之所以会以产业为导向生成空间形态,是在调研时,看到了当地古法工艺逐渐消亡,并且发现来苏州的游客被商业媒介隔阂之后,无法看到产业产品真实的一面,比如特色产品食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运输,如何经过工人的劳作一步步形成苏州特色的代表。之后看到了九樟学社他们做的本地产业的研究,很细致和人文,有时也许没有过多的设计,但是很真实的看到不同劳作活动下形成的空间类型,看到自己平时不会在意到的点,比如福建霞浦海上牧场,人鱼共生的空间。新疆吐鲁番葡萄阴干房,多孔筛子状的房屋按地势和风的方向排布的肌理。 此次项目中建筑不单代表屋顶墙体,应该处于一定的场域当中,是和人的行为,环境发生一定关系的场域。织染,铁艺,鱼丸生产作为苏州的典型产业,当地还保留着古法的传统。但是现代化生产的模式逐步加快,使得这种充满智慧的文化和活动行为处于存亡的边缘。在做方案时,希望通过一条主要的浏览流线和三条工作流线形成部分的交织,使产业活动可以连接到人们生活与游玩中,并且沿着主要流线,利用不同的材质,产业所需结构,空间类型等因素,重新转译或设计对应的场景。比如渔业轻盈的木构架,工人繁忙的运输,解剖鱼类;铁匠在砖房和半透烟囱中对铁的锻打和焚烧;游客在固定构架和动态染布的晾晒空间穿行,体验不同的视线遮挡变化。希望行为和环境密切关联,这种文化变成真正“活”的。生活围绕着生产,生产也带动着生活。
确实在一开始会多家对比,但是逐渐信任LAC是因为一个是公众号和一些平台的制作,更新频率很高,公开课也很多,这是在很多其他家看不到的,所以,我认为LAC是认真在做这方面的事。二是咨询老师的时候,老师那边也单独开会议花了很多时间给我解答困惑。
我的申请负责老师VIVI老师, 在我申请的过程中一直很热心的指导文书等材料,会把所有细节和时间点把握的很好,所以在我最后忙碌冲刺作品集的时候在文书申请方面就会很放心。期间老师也会不断鼓励我,很温暖。
看过很多公开课和平行课,最近的是参加段时间的Python建筑编程专题课,让我了解到参数化底层的逻辑,也打开了自己新的大门,因为之前自己一直是这方面的小白。
近年来印象深刻的电影是 奇妙感人友情的故事《触不可及》;整片中寂静,压抑,每个人又在窗户前演绎自己的《玩乐时间》;独特画面色彩构图下展现大饭店的兴盛没落,描摹出欧洲大陆世代相传的精神文明,因战争摧残而走向灭亡的宏大景象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最后做作品集压力大的时候还是得靠脱口秀来缓解。
▲ WJ的摄影作品
图文来源:WANGJIN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LAC STUDIO 24、25fall 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咨询! wechat:客服账号